新加坡移民后如何融入本地社会?有哪些文化差异需要注意?

更新时间:2025-09-15 16:04    文章字体大小: | |
相关标签:新加坡移民,新加坡移民生活
  答:拿到新加坡居留权只是开始,真正融入多元社会才好长期生活。新加坡有华人、马来人、印度人等文化,习惯和规则独特,那么怎么融入,以及要注意的文化差异有哪些?
 
  一、快速融入新加坡的4个实用方法​
 
  (一)先搞定语言,沟通不卡壳​
 
  懂点“新加坡英语”和基础问候:​
 
  工作和公共场合主要说英语,本地人常说“Singlish”(带“lah”“leh”语气词,比如“makan了吗”是“吃饭了吗”),不用会说,但得能听懂。跟马来、印度邻居同事相处,学句简单问候(马来语“selamat pagi”是“早上好”,淡米尔语“vanakkam”是“你好”),显得尊重。​
 
  用免费资源学语言:​
 
  政府的“人民协会(PA)”有低价英语、母语课,“新移民融入计划(SIP)”也教语言,还能认识其他新移民,一举两得。​
 
  (二)多去社区活动,交本地朋友​
 
  参加组屋区的活动:​
 
  每个组屋区都有“居民委员会(RC)”,常办节日活动(春节团拜、开斋节吃美食)、亲子或运动活动(跑步赛、羽毛球赛)。去参与能认识邻居,了解本地过节习惯。​
 
  也可以按兴趣加圈子,比如金融从业者加行业协会、宝妈加幼儿园家长群,别只跟同胞来往,多交本地朋友。​
 
  加入“新移民融入计划(SIP)”:​
 
  这个计划教本地文化、法律规则,还组织看组屋区、参访企业,学完有证明,对以后申请公民有帮助。​
 
  (三)熟悉公共服务和规则,别踩坑​
 
  先弄好“SingPass”:​
 
  这是新加坡官方账号,查公积金、约医院、交水电费都要用,赶紧注册。组屋楼下的“小贩中心”(吃饭的地方)、社区图书馆常去逛,慢慢适应本地生活节奏。​
 
  有孩子要上学,提前看教育部官网,知道怎么按住址划片、啥时候注册,别错过时间。​
 
  记住基础规则:​
 
  新加坡规矩严,公共场所吸烟罚最多1000新元,乱扔垃圾(尤其是高空抛物)可能坐牢,组屋深夜别喧哗,排队别插队,守规矩才会受待见。​
 
  (四)尊重多元文化,多体验​
 
  注意宗教和节庆礼仪:​
 
  马来人信伊斯兰教,进清真寺要脱鞋、女生戴头巾;印度人信印度教,进寺庙脱鞋,别穿短裤短裙。过节时说句祝福(开斋节说“selamat hari raya”,屠妖节说“deepavali vaazhthukkal”)。​
 
  尝尝各族美食,参加文化活动:​
 
  政府每年有“文化节”“种族和谐日”,组屋区过节时会有家庭开放(比如马来家庭请吃开斋节美食),去尝尝椰浆饭、飞饼、肉骨茶,感受不同文化。​
 
  二、要注意的3个核心文化差异​
 
  (一)办事靠流程,别想“托关系”​
 
  按规矩来,别找人情:​
 
  申请公积金、孩子上学、找工作,都看材料齐不齐、资质够不够,“走后门”没用还可能被举报。提前准备好官方要的材料,走官网或线下服务中心这些正规渠道。​
 
  职场讲平等高效:​
 
  同事间多叫英文名,哪怕是上级也可以直呼其名,沟通直接说重点,开会提意见要拿数据说话,别靠经验或资历。另外,本地不提倡加班,高效做完准时下班,别瞎卷。​
 
  (二)生活细节要注意,别犯小错​
 
  住组屋要守公共规则:​
 
  80%新加坡人住组屋,阳台别堆杂物、晾衣在指定地方(别滴水到楼下)、垃圾要分类扔,养宠物要拴绳,大型犬可能不让养,别因小事跟邻居闹矛盾。​
 
  吃饭注意禁忌和AA制:​
 
  小贩中心里,马来摊不卖猪肉、印度摊不卖牛肉,跟穆斯林吃饭别点酒(公共场所喝酒有指定区域)。朋友聚餐习惯AA制,不用强行请客,主动提AA更合适。​
 
  (三)礼仪有边界,别太“热情”​
 
  过节送礼别出错:​
 
  春节红包送偶数(别送4,不吉利),金额不用多(2-20新元就行);去马来家庭吃饭用右手接食物,别拒绝;去印度家庭送水果或甜点,别碰神像。​
 
  尊重隐私,保持距离:​
 
  别问别人收入、年龄、孩子成绩这些隐私;排队别贴太近,聊天别随便碰别人;地铁、图书馆要安静,别大声说话,别太“自来熟”。​
 
  三、融入靠“尊重+主动”​
 
  新加坡多元文化不难适应,不用逼自己融入某一种文化,关键是尊重不同习惯,主动学规则、交朋友。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,但多参与、多留意,很快就能有归属感。政府也有不少支持资源,用好这些,融入会更顺。​
 
  *内容整合自网络/含AI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。
 
新加坡移民,新加坡移民生活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©包图网
上一篇:新加坡移民获批后,能否携带父母一同定居?父母团聚有何限制?
下一篇:新加坡投资移民中的“家族办公室”项目如何运作?申请需满足哪些条件?

广州 香港 深圳 北京 温哥华 多伦多 蒙特利尔 澳洲 希腊

广州公司: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西路17号广晟国际大厦14楼

电话:(020)8396—3844 传真:(020)3888—0964

香港公司: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25号港威大厦2座17楼

电话:(852)2369—1844 传真:(852)2369—2301

深圳公司: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一路1号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西翼22楼

电话:(0755)8246—3844 传真:(0755)8246—3664

北京公司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西塔20楼

电话:(010)8587—8244 传真:(010)8587—8277

温哥华(北美洲总部)公司: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三号路4000号时代广场六楼#6205-6230

电话:(604)304—8844 传真:(604)304—2844

多伦多公司:57 Hoseyhill Crescent Toronto, ON Canada M1S 2X3

电话:(416)569—9084 传真:(416)754—3009

蒙特利尔公司:14 Du Cygne, Gatineau, Quebec Canada J9A 2Z7

电话:(613)222—3769 传真:(819)772—8886

澳洲公司:Suite 406, Level 1 39 Kingsway Glen Waverley VIC 3150

电话:61-3-96779500 传真:61-3-96212080

希腊公司:Voulis 14, 10563, Syntagma, Athens

电话:+30 2102208688

Copyright © 广州景鸿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粤ICP备08123121号-1| 粤公境准字[2012]009号 | 粤公境准字[2012]036号 | 京公境准字[2009]0003号
未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| sitemap地图

专家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