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在全球金融圈,新加坡是公认的亚洲顶级金融中心。它能走到这一步,不是偶然;而这个地位,也给想移民、找工作的人带来了不少机会。
一、新加坡为啥能成亚洲金融中心?
(一)地理位置太占优
新加坡在东南亚正中心,卡住马六甲海峡这个重要航道。更关键的是,它在东八区,刚好补了伦敦(欧洲)和纽约(美洲)的交易时间差——伦敦收市、纽约还没开市时,新加坡正好能接棒,让全球金融交易24小时不断档。这一点,吸引了无数国际金融机构来设点。
(二)政策给力,拉着金融机构来
税收优惠多:企业所得税低,甚至免部分税。现在小公司年营收100万新元以下还免企业所得税,也不征遗产税,引得大公司总部、有钱人都往这跑。
敞开大门引外资:1973年就给外国银行发离岸执照,5年里做离岸业务的银行从9家涨到68家;后来又放宽外资持股限制(比如本地券商外资能持70%),亚洲金融危机后更是进一步松绑银行、证券管制,让更多机构愿意来。
(三)金融市场做得好
外汇交易:靠时区优势和离岸业务,新加坡外汇交易能24小时服务全球。
证券市场国际化:新加坡交易所很开放,境外企业上市比例全球最高(2019年达35%)。虽然整体规模不如香港,但吸引国际公司上市的能力很强。
(四)不缺金融人才
本地高校培养:新加坡国立、南洋理工这些名校,开了很多金融相关专业,比如金融工程、金融科技,教的都是行业需要的实用技能,能直接给金融行业供血。
全球挖人才:新加坡工作环境好、工资高,社会安全稳定,还包容多元文化,很多外国金融人才愿意来定居,给行业添活力。
二、金融中心给移民和就业带来哪些机会?
(一)工作机会多,种类还全
传统金融岗位稳定:汇丰、渣打这些国际银行在新加坡有总部或分支,招柜员、投资经理、风控专家;证券行业需要分析师、投资顾问;保险行业缺精算师、理赔员,从基础到高端岗位都有。
金融科技是新热点:现在移动支付、区块链、AI在金融领域用得越来越多,需要区块链工程师、数据科学家、金融科技产品经理。新加坡计划2025年前新增2万个这类岗位,前景很好。
可持续金融有潜力:新加坡要在2030年把碳排放减半,绿色金融、可再生能源融资这些领域需要人,比如碳中和项目规划师、绿色金融分析师,工资不低,机会还在涨。
(二)移民政策向金融人才倾斜
就业准证(EP)政策放宽:2025年,新加坡人力部对就业准证政策进行调整,为金融人才移民提供便利。EP最低月薪门槛在金融业为5500新元,但公立大学硕士平均起薪可达6000新元,科技人才还可通过COMPASS评分系统快速获批。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金融专业人才能够更轻松地获得工作签证,进而为后续申请永久居民(PR)奠定基础。
永久居民(PR)申请优势明显:EP持有者工作2年后即可申请PR,对于30岁以下的金融硕士,获批率超80%。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吸引金融领域的高学历、高素质人才,进一步巩固其金融中心地位。此外,政府还为留学生创业提供最高15万新元资助,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提供创业孵化支持,对于有创业意愿的金融人才而言,这不仅是实现创业梦想的契机,也为移民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新加坡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并非偶然,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而这一成就反过来又为移民和就业搭建了优质平台,无论是寻求职业晋升的专业人士,还是怀揣创业梦想的开拓者,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遇。
*内容整合自网络/含AI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。

©包图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