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新加坡自雇移民(Self-Employment Pass)是指申请人通过在新加坡注册公司,并担任公司股东兼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,向新加坡人力部(MOM)申请Employment Pass(EP)高级就业准证,同时可为家庭成员申请家属准证(DP)或长期探访签证(LTVP),实现在新加坡经商与定居的目标。持有EP满2年后,申请人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(PR)。
一、新加坡自雇移民核心优势
行业选择自由:新加坡自雇移民无官方行业黑名单,申请人可从事任何合法业务,包括贸易、咨询、科技、教育等。不过,某些行业因政策倾向或市场需求更受青睐,如金融科技、跨境电商、高端制造与研发、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、教育咨询与专业服务等。
申请条件宽松:无年龄、语言限制,对申请人的学历、经商经验要求相对宽松,尤其适合有管理经验的企业主和高管。
全家移民:主申请人获得EP后,可为配偶、子女和父母申请家属准证(DP)或长期探访准证(LTVP),全家可长期居住在新加坡。
低税率与税收优惠: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最高仅17%,新公司享受大幅度税收减免,且无资本利得税、无遗产税,全球资产配置更灵活。
优质教育资源:子女可入读新加坡国际学校或政府学校,享受世界一流的双语教育体系,未来申请PR也更具竞争力。
审批速度快:流程相对简单,获批速度快,成功率较高。
二、新加坡自雇移民易获批行业
(一)科技与数字化领域
科技行业是新加坡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,具有高附加值和创新性,对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。在该领域,软件开发、云计算服务、数字营销等细分行业较易获批。例如,某中国AI团队凭借其SaaS产品获得EP,其客户主要分布在欧美。2025年,新加坡政府对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,如新增“初创企业创始人”申请Tech Pass的通道,持有海外科技公司股份超10%且估值超500万美元的创始人,可直接申请有效期3年的Tech Pass。
(二)金融服务领域
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,金融服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。然而,该行业属于有条件准入行业,需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的牌照,且最低实缴资本为50万新币。2025年,加密货币相关业务的审查期延长至6个月。尽管准入门槛较高,但金融服务领域的自雇移民申请者若能获得相关牌照和资质,其申请成功率也相对较高。
(三)专业服务领域
专业服务行业,如管理咨询、建筑设计、财务顾问(非审计)等,因其专业性和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,较易获得EP。
(四)创意产业领域
创意产业,包括内容创作、平面设计、影视制作等,也是新加坡鼓励发展的行业之一。这些行业能够丰富新加坡的文化生活,提升其作为国际文化中心的地位。不过,创意产业的作品需展示商业价值,且内容创作需进行版权登记。具有独特创意和商业潜力的创意产业从业者,通过展示其作品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,更容易获得自雇移民的批准。
(五)新兴机会行业
2025年,一些新兴行业也展现出良好的自雇移民机会。例如,碳交易与绿色金融领域,需获得MAS气候金融认证,但该领域符合新加坡的绿色发展目标,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。此外,银发经济解决方案、跨境数字支付、人工智能伦理咨询等行业,也因应新加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而受到关注。这些新兴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,为自雇移民提供了新的机遇。
三、行业选择与获批因素
行业选择对自雇移民新加坡的获批有着重要影响。2025年新加坡实施的COMPASS 2.0系统中,行业选择直接影响基础分数、薪资系数调整和续签难易度。例如,优先发展行业如AI、生物科技可获得+5分,而传统行业则为基准分,限制性行业则会扣分。数字经济领域的续签通过率高达92%,而传统贸易的通过率仅为68%。因此,选择符合新加坡产业发展规划、具有高附加值和创新性的行业,将显著提高自雇移民的获批几率。
四、行业选择建议
在选择自雇移民新加坡的行业时,需遵循以下原则:一是与国家产业规划契合,重点参考EDB发布的《2025产业转型地图》,数字经济、先进制造、医疗科技等领域可获政策倾斜;二是发挥跨境优势,利用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等优势,避免与本地中小企业直接竞争;三是展示技术或模式创新,如获得专利优先审查通道或创新署(InnovateSG)认证可加分;四是兼顾就业创造潜力,每雇佣1名本地人可获得COMPASS+10分;五是考虑合规成本,初创企业应首选轻监管行业。
新加坡自雇移民的获批与所选行业密切相关。科技与数字化、金融服务、专业服务、创意产业以及新兴机会行业等因其对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,以及符合政策导向,更容易获批。申请者在选择行业时,应充分考虑自身专业背景、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加坡的政策要求,制定合理的自雇移民计划,以提高获批的可能性。
*内容整合自网络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。

©包图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