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(简称“优才计划”)作为全球人才竞逐香港身份的核心通道,其续签政策始终是申请人关注的焦点。2025年政策迭代后,续签模式虽保留“3+3+2”或“3+5”的灵活性,但对申请人与香港的“通常性居住”及“经济贡献”要求更为明确。若获批后未赴港生活,是否影响续签?
一、政策核心:续签并非“零门槛”,需证明“通常居住”
香港优才计划自2024年11月起采用“12选6”评核准则,获批后首次签证为3年。续签时,入境处不再单纯以“是否在香港长期居住”为唯一标准,而是综合评估申请人是否与香港保持“通常居住”的联系,具体包括:
在港是否有惯常住所(自购、租赁或亲友住址均可);
是否受雇于香港公司(含外派内地)或已在港创业并真实经营;
家庭成员(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是否在港定居或就读;
离港原因、次数及期间是否合理,且一年内离港不超过183天;
是否有稳定收入、强积金(MPF)记录及纳税证明。
关键点:入境处强调“通常居住”并非“强制全年居住”,但需提供充分证据表明香港仍是生活、工作或家庭重心。
二、未赴港生活的直接风险
1.续签年限缩短或拒签
若申请人长期(如1年以上)未赴港且无合理解释,入境处可能仅批1年签证,或要求补件说明;极端情况下直接拒签。
2.永居时间“清零”
香港永居需连续“通常居住”满7年。若续签被拒或中断,之前累计的居住时间作废,需重新计算7年。
3.受养人身份失效
主申请人续签失败,其配偶及子女的受养人签证同步失效,子女需中断香港学业。
三、入境处认可的“灵活居住”方案(无需长期定居)
即使申请人主要生活在内地,以下方案仍可有效证明“通常居住”:
1.香港公司雇佣+外派内地
提供雇佣合同、外派证明、香港薪资流水、MPF及税单,证明劳动关系和纳税贡献。
2.香港创业+真实经营
提交公司注册文件、租约、员工名单、银行流水、业务合同等,证明企业真实运营。
3.家庭成员在港定居
配偶或子女在港居住、就学,提供住址证明、学校成绩单、水电煤账单等。
4.定期赴港+生活痕迹
每2–3个月赴港一次,累计停留≥30天/年,保留出入境记录、消费凭证、医疗/银行单据。
注意:以上方案需提前规划并保留完整证据链,避免临时拼凑材料。
四、香港身份续签材料准备清单(关键证据)
五、专业建议:提前布局,避免“断签”危机
获批后6个月内首次入境激活签证,并保留入境章记录。
每年赴港≥4次,累计停留≥30天,保留交通、消费、医疗等痕迹。
每半年自查材料,确保工作、居住、家庭、纳税证据链完整。
香港优才计划的“灵活性”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期脱离香港。入境处对“通常居住”的审核日趋严格,申请人需主动建立并维护与香港的实质联系。唯有提前规划、保留证据、专业应对,才能确保香港身份续签顺利、永居无忧。
*内容整合自网络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。

©包图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