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加拿大移民体系以“家庭团聚”为核心原则之一,允许主申请人携带配偶及符合条件的子女同步申请永久居留权(PR)。这一政策不仅简化了家庭分离的困境,更通过明确的法律框架与操作流程,为申请人提供了可预期的路径。
一、同步申请的资格条件:法律框架下的家庭定义
根据加拿大《移民与难民保护法》(IRPA),主申请人的“家庭成员”包括:
配偶:需提供合法结婚证明或同居伴侣关系证明(如共同居住满12个月、联名账单等);
子女:年龄不超过22周岁的未婚子女,或超过22周岁但因身体/精神残疾需依赖父母者;
例外情形:若主申请人在递交移民申请后、获批前子女年满22周岁,仍可随行获身份。
二、同步申请的核心流程:
1.主申请人资格确认与材料准备
职业资质:需符合联邦技术移民(FSW)、省提名计划(PNP)或试点项目(如RCIP)等通道要求。例如,BC省电工需持有Red Seal认证并满足时薪25加元标准;
语言能力:技术类通道通常要求CLB 7级(雅思6.0分),但法语人才可通过NCLC 7级证书绕过年龄限制;
材料清单:
主申请人:学历认证、工作证明、语言成绩单、无犯罪记录;
配偶:关系证明(如结婚证、通信记录)、语言成绩(部分通道加分项);
子女:出生证明、未婚声明、残疾鉴定报告(如适用)。
2.家庭成员同步提交申请
申请类型:主申请人与配偶/子女需共同递交PR申请,不可单独提交;
费用结构:主申请人费用550加元,配偶475加元,子女150加元/人(22岁以下);
生物识别:全家需完成指纹采集与体检。
流程优化:2025年EE系统新增“家庭成员预审通道”,主申请人评分达标后,配偶语言成绩(CLB 5级)可提前录入系统,缩短整体审批周期至6个月。
3.审批与登陆阶段
审批逻辑:移民官同时审核主申请人资质与家庭关系真实性,重点核查:
婚姻/同居关系的长期性与真实性(如共同财产、照片、旅行记录);
子女依赖性证明(如银行转账记录、医疗报告);
获批后流程:全家需在1年内完成登陆,否则PR身份失效;若主申请人先行登陆,配偶可申请配偶工签(OWP)提前赴加工作。
三、关键风险点与应对策略
1.家庭关系真实性审查
风险场景:移民官可能质疑“假结婚”或“为移民而结婚”,要求补充材料或面试;
应对方案:
提供3年以上连续通信记录(邮件、社交软件);
联合账户流水需显示定期共同支出;
邀请亲友出具关系证明信。
2.子女年龄锁定机制
风险场景:主申请人获批时子女已满22周岁,导致无法随行;
应对方案:
在省提名阶段即锁定子女年龄;
若子女超龄但未婚且全日制在读,提供学校证明与经济依赖文件。
3.配偶语言能力短板
风险场景:配偶语言不达标导致全家申请被拒;
应对方案:
选择法语通道(NCLC 7级可替代CLB 7级);
配偶申请访问签证先行赴加,通过本地语言课程提升成绩。
加拿大移民体系通过“一人申请,全家同行”的设计,最大限度减少了家庭分离成本。然而,申请人需精准把握政策细节:从职业通道选择到家庭关系证明,从语言能力规划到年龄锁定机制,每一步均需专业指导。更多申请详情欢迎咨询景鸿移民顾问了解!
*内容整合自网络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。

©包图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