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此前宣布,今年施政报告将提前至9月公布,目前正广泛接受公众咨询,听取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。
近日,香港立法会「C15+」议员集体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施政报告建议。其中,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、立法会议员尚海龙就针对「人才、科技、经济、治理」四大领域提出10项建议,涵盖高才通优化、投资移民改革、消费券升级等关键政策。
先来看看这10项建议中,主要涉及人才来港部分的建议有哪些?

©包图网
便利高才带钱来港
尚海龙议员在建议中提到,为提升「高才通」吸引力,建议推四项「10万美金」政策,包括:生活、购房、创业、增补,让高才通申请人可携带更多资金来港,覆盖生活、购房、创业、教育医疗及租房消费等场景。建议相关额度与签证挂钩,吸引高才来港。
引导民资投向未来
对「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」(俗称“投资移民”)进行结构性改革,从现有的金融投资为主,转为创科投资导向。建议港投公司将总投资额的10%配置于香港初创科技公司或中小型创业企业(SME StartUp),并配套建立相关系统,并待计划成熟后,可逐步将比例提升至20%。并建议设3年试行期,每半年检讨一次,动态调整细则。
©包图网
打造人才友好城市
建议将新市民纳入2万元生育基金受惠范围,保障子女教育权利。借鉴新加坡经验,可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人才子女留港发展。
同时建议将每年12月28日设立为「香港人才日」,通过表彰典礼、专业展览等活动彰显人才贡献。
明确人才续签要求
建议制定更明确的续签标准,特别是针对高才通A类的企业家级人才,建议此类人才年度在港纳税总额(不限于利得税或薪俸税)不低于30万港元,即符合续签资格,无须受限于居港日数要求。
同时,还建议港府将各项人才计划的年度成功续签目标由5万人提升至6万人,等。
©包图网
除上述与人才政策息息相关的建议外,尚海龙议员还提出:公开引资成果资讯、北都发展进程Jira化、重推优化版消费券、推「智方便」利民助政、政府设奖支持创科、切实研究消费转型等建议。
其实尚海龙议员在去年也曾经向特首提交施政报告建议,其中包括扩大高才通院校的名单,把名单扩充至软科(上海交通大学榜单)中国大学排名前25位,并增加2所金融院校: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。
虽然最终并未完全采纳该建议,但在2024年的施政报告中,也采纳了扩充高才通院校名单,增加了13所海内外顶尖大学,其中包括9所内地高校,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同济大学,以及四川大学。
©包图网
因此,本次的施政报告建议也有机会被听取。如果相关建议被采纳,对众多准备赴港或已经赴港的人才来说,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!那么,您对这些建议怎么看呢?
本文部分资料整合自网络。申请要求请以官方最新公布政策为准。